3/29/2023
(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守護黑面琵鷺】活動照_知名作家劉克襄曾寫下〈最後的黑面舞者〉一文引發迴響,她日前也出席本片的世界首映會發表看法)

還未正式上映,便靠包場與團票獲得破百萬票房佳績的生態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目前已在全台戲院熱映當中。本片為執導過《老鷹想飛》的台灣生態紀錄大師梁皆得,橫跨30年、遍歷多國,全紀錄黑面琵鷺與守護牠們的熱血人士的作品。對於電影終於上映,導演有感而發地說:「生態紀錄片上戲院,看起來風光,但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這部紀錄片想呈現的,是一個人對黑琵如何的熱愛,30年來在幾乎沒有政府經費的支援下,出國近百趟、跑遍有黑琵的國家與地區,雖然歷經種種不幸事件,但為的就是紀錄黑琵的美麗,及隱藏在背後的環境危機。」黑面琵鷺雖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鳥類動物,但隨著本片的上映,讓大家震驚的,是目前黑面琵鷺仍為「全球瀕危物種」之一,讓全球各地區的學者專家,不分國界一同為這群「國際嬌客」以及生存棲地盡心盡力。劇組今天再度釋出番外篇影像(https://youtu.be/SlYeLaR75cA),邀請到擁有「鳥人」稱號的知名作家、現任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描述他曾為黑面琵鷺請願,寫下〈最後的黑面舞者〉一文的創作歷程,引起當時各界熱烈討論。
(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守護黑面琵鷺】相關圖片_黑面琵鷺所棲息的高雄茄萣濕地,其開發爭議從2009年至今,尚未能被妥善解決)

雖然黑面琵鷺數量近年來都有保持穩定成長,但棲地逐漸流失,仍是威脅著牠們生存的最大難處。棲地的保育與土地開發兩端的拉扯,也依然是難解問題。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小如老師便表示:「即使大家再努力,也無法讓溼地的面積有大幅度的增加,我們唯一能夠期許的,就是讓目前的溼地不再減少,讓目前溼地的品質只有改善沒有惡化。」而在劇組今日釋出的「番外篇」影像中(https://youtu.be/SlYeLaR75cA),也收錄「鳥人」劉克襄所寫〈最後的黑面舞者〉的創作歷程。該篇文章於1994年於中國時報發表,文中以歷史與數據佐證,文情並茂書寫出黑面琵鷺所面臨的困境,震撼民眾、保育人士甚至政府單位。談起當初的創作緣起,劉克襄分享:「我希望這篇報導,不是一般那種呼籲要保護鳥類的簡單論述,我希望能夠有更多自然制的Data Base來爬梳,作為充分的證據。」他更進一步補充:「如果不用自然制的書寫,不把這些歷史東西放進來的話,會沒有力量去說服大家,所以我在寫的時候,就把這些放進來一再提醒,也引用了國外數據,提醒大家全世界剩下300多隻不到,有二分之一以上在台灣棲息,這是一個多麼難得的紀錄,若這些濕地都沒有了的話,牠們還能夠去哪裡?」

而目前黑面琵鷺全球前三大的棲息地之一的高雄茄萣濕地,其開發爭議從2009年至今,也尚未能被妥善解決,梁皆得導演表示:「溼地最重要的是人為的經營管理,我們很常認為保護區劃完就好了、不用再動,但其實並不然,如果沒有好好經營,很多濕地到最後情況都會變得不好。」同樣地,嘉義布袋鹽田濕地,目前也有大片地區已經逐步設置太陽能光電場,梁皆得導演也對此呼籲:「我們仍需要用電,綠能也還是要開發,但應該避開生態敏感區,很多濕地對人類來說,是沒有用的荒地,但對候鳥而言便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