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殘酷的溫柔》改編自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同名小說)
烏克蘭名導瑟蓋洛茲尼察(Sergei Loznitsa)最新力作《殘酷的溫柔》(A Gentle Creature),為呈現片中「監獄之城」奇觀,特別移師「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拉脫維亞實地實景拍攝,該景係數十年前,由於全部外牆被漆成白色,被當地人暱稱為「白天鵝」,洛茲尼察第一次造訪時簡直讚嘆,還一度以為來到修道院。《殘酷的溫柔》改編自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同名小說,劇情描述一名女子因為收到從丈夫獄中退回的包裹,上面寫著「查無此人」,決定尋找丈夫下落、一探究竟的故事。該片入選去年坎城影展競賽片,被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盛讚「緊張不安卻又引人入勝」,更奉上滿分好評。
曾以《在霧中》勇奪坎城影展影評人費比西大獎的導演洛茲尼察,過去五年內、就有三部作品獲選坎城競賽片。新作《殘酷的溫柔》不僅從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擷獲靈感,劇本改編刻劃人性入木三分。他更找來《四月三周又兩天》、《驚悚末日》坎城金棕櫚獎製片團隊聯合打造,規模前所未見。由於烏克蘭許多蘇聯監獄大多毀壞殆盡,洛茲尼察還專程找到「波羅的海三小國」去,並在拉脫維亞的陶格夫匹爾斯(Daugavpils)找到有「白天鵝」暱稱的史達林時代知名監獄。有趣的是,「白天鵝」還與另一座「黑天鵝」監獄遙遙相對,當地民眾即使走過煉獄依然浪漫不減,洛茲尼察立刻決定在此拍攝。
特別的是,片中女主角千里迢迢造訪的這座「監獄之城」,隨處散發的詭譎氛圍,被媒體形容「有如喬治歐威爾式的封閉社會」,成為影片一大特點。導演洛茲尼察為精準呈現寫實細節,甚至邀請不少更生人參與演出,還破天荒聘請他們為顧問,借重他們在獄中的真實經驗,讓片中的探監、監獄等細節都更貼近真實。《殘酷的溫柔》自去年坎城首映後,便獲媒體大誇「畫面奢華炫目」,該片還接連獲邀慕尼黑、釜山、洛杉磯影展放映,並榮獲亞太屏幕獎最佳影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