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24
(《當妳轉身之後》主要場景在主角王琄(中)飾演的病患與圍繞四周的醫護人員,演員左起為程時雍、邱逢樟、賴震澤、李筠媗。(綠光劇團提供,張大魯攝影))

綠光劇團世界劇場系列《當妳轉身之後》睽違8年將於11月底重啟演出,這齣述說一位癌症病患在倒數的日子中,在探詢死亡議題以及醫病關係中領悟生命的意義。即便是8年前舊作,一開賣卻創下完售佳績。導演吳定謙說:「我一直覺得《當妳轉身之後》應該時不時重演。我們面對死亡,終究只有一個人,都是在和自己對話,必須反覆感受這件事。」這部戲即將在11/29-12/8台北城市舞台首演,原班人馬進入緊鑼密鼓的排練週期,昨(13)日舉行著裝整排,劇團特別邀請多位名醫師走進劇場近距離欣賞,知名台大婦產科醫生 施景中觀看後則寫下「這部劇給我們臨床醫師相當大的反思空間」,對於主角王琄的詮釋,「她是用生命在演戲,演完淚水灑在舞台上,遠遠的我都看到了。」
(綠光劇團《當妳轉身之後》昨(13)日舉行著裝整排,知名台大婦產科醫生 施景中觀看後對於主角王琄的詮釋表示「她是用生命在演戲,演完淚水灑在舞台上,遠遠的我都看到了。」(綠光劇團提供,張大魯攝影))

《當妳轉身之後》改編自1999年普立茲劇本獎作品,作者寫下自己在癌症治療中心的觀察,描述一位教學一絲不苟、略顯不近人情的文學女教授,無意間發現自己罹患卵巢癌。生命的消逝迫使她褪下教授的光環,只能躺在病床上,毫無尊嚴地接受各種化療。劇中由王琄詮釋的姚教授心寒的說出:「不是疾病使我疼痛,是治療使我疼痛。」且當護士說:「你好像都沒有任何家人來看你」姚教授回覆:「正確說法一個都沒有」,堪稱孤獨指數最高級。一個人面對死亡,更痛苦的是知識似乎沒有讓她遠離死亡,因此對人生和自我展開不同的反思與對話。

昨(13)日該劇進入演出前倒數著裝整排環節,不少醫師受邀進排練場近距離欣賞排練,婦產科烏烏醫師後會分享「因為醫生的身分,平時很少看醫療劇,這是第一次把一個醫療劇認真地看完,這是一齣血淋淋地詮釋死亡,帶著觀眾凝視死亡的同時,也靠近自己的生命,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相當珍貴。」急診醫師李尚:「整齣劇從得到癌症末期,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一段時間用短短兩個小時來呈現,主角過程中堆疊的情緒起伏,思想變換,以及其他照護者,和周圍的人的情緒,都很值得我們借鑒。」
(譚艾珍(左)與王琄(右)睽違8年在《當妳轉身之後》的舞台上精彩對戲。(綠光劇團提供))

死亡總是來的突然,回憶起第一次面對死亡的生命經驗,劇中主演 王琄說道:「媽媽的離世造成我很大的陰影。」接到父親的電話嚎啕的說著母親走了,當時的她正在排練場上,搭上計程車回家的路上,心是空掉的。王琄表示,當時不懂死亡是什麼回事,當年父親因衝擊太大幾乎失能,26歲的弟弟要面臨撿骨,她幫逝去的母親化妝,穿衣服,「這是多大的衝擊,我記得當時我正要演出一齣音樂劇,聲音是上不去的,幾乎降了8度無法演出,生理也產生的變化,所以我開始去上死亡學、心理學課,看這方面的書。」劇中詮釋主治權威的羅北安則提到:「從小祖父母就沒在身邊,不僅父執輩沒遇過親人離世,自己從小就跟父母親相處,更從沒遇過,因此當自己遇到父親離世時,一滴眼淚都沒留,直到有天孩子坐在我大腿上玩耍時說著一句『好想念爺爺喔』,我拒絕很久不想承認的事實,就這樣爆炸性的哭了。」而身為這齣戲編劇的吳念真回憶起從小就與死亡近距離接觸,他憶起以前在礦區坑口,常常看見躺著的叔叔們被草蓆蓋著,旁邊亡者家人們燒著紙錢,「我常常看到淚流,但我淚流的原因是因為捨不得還活著的家人。」吳念真同時也透露當時父親臨終前,不願讓孫子到病床前,他承認他也會選擇不讓自己的孫子看到自己離去的模樣。 《當妳轉身之後》睽違8年再度重演,原班人馬王琄、譚艾珍、羅北安、曾少宗、張靜之重新與角色敘舊、重新認識自己。體驗生命的緣起緣滅,從痛苦、不甘、到淡然放下,轉身之後又是新的旅程。導演吳定謙最後分享:「面對死亡『不要害怕』是一件很難的功課,但其實它離我們很近,應該花一些時間好好思考這個人生課題,將這些挑戰轉化為療癒與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