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24
(RHINO LOOP: 0 犀牛盾循環概念展6月1日起於松山文創園區台北文創大樓前廣場盛大展出,現場超過175坪、運用超過3,500個可回收再生的廢棄手機殼打造而成的巨幅牆面與廊道。(圖片提供=犀牛盾、山陽山陰、攝影=簡子鑫))

「RHINO LOOP:0 犀牛盾循環概念展」,聯手新銳策展團隊「山陽山陰」悉心策畫,入口由3,500個可循環再生的廢棄手機殼構成以「ZERO」破題的巨型主題牆面與廊道迎賓、帶領觀者踏入一場循環探秘之旅。展間則從「循環歸零」為主題,以「從零開始」、「聚焦單一」、「重返為零」三大展區,帶領民眾從「零」—塑膠的起源出發,沈浸式地經歷誕生、使用、衰老到再生,最終再歸「零」,回到循環的起點,引領觀者重新思考循環的可能,以及探問我們可以為環境做什麼。

從零開始:「0」、「循環」為生活中常見的符號與詞彙,鑒於塑膠問題來自人類,犀牛盾希望透過釐清「0」與「循環」、「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帶領民眾一同踏上循環旅程。
(RHINO LOOP: 0 循環概念展展出全台首座運用超過3,500個可回收再生的廢棄手機殼打造而成的手機殼戶外藝術裝置。(圖片提供:犀牛盾))

聚焦單一:犀牛盾相信塑膠為中性材料,需探討的是人類使用與管理塑膠的方式,在過去十年間持續探索與實驗塑膠循環解決方案,理出「考古塑膠」、「現在塑膠」、「未來塑膠」三大主軸,除犀牛盾單一材料解決方案外,本次展覽更攜手跨域夥伴,如:ECOJOY、永續材質圖書館等,協力展演屬於不同生命週期的塑膠循環解決之道。

其中,「考古塑膠」由致力於將「回收塑膠」做成各類新型態產品的ECOJOY協力展出,透過全系列100%回收塑膠製品,帶領民眾一覽廢棄塑膠第二生命的多元樣貌;「現在塑膠」則由犀牛盾「單一材料」理念為核心,演繹手機殼在犀牛盾單一材料科技下如何有效循環再生,持續創造塑膠重複使用的最大生命週期;「未來塑膠」由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轄下的永續材質圖書館呈現研發中各種未來塑膠方案,帶領民眾一探材料科技的最新技術。同時,更邀請六位曾參展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的台灣本土漫畫家Eli Lin、Pam Pam Liu、李隆杰、柳廣成、曾耀慶、劉倩帆,繪製「環形概念燈箱漫畫」,藉由仰望懸掛空中的大型彩漫藝術裝置,讓民眾從不同視角觀賞創作者對循環的想像與各種姿態。
(從零開始帶民眾一同重新思考「0」與「循環」的概念,期望能夠從中啟發更多不同永續的可能。(圖片提供:犀牛盾))

重返為零:重現塑膠材料循環的最後一哩路,與韓國環保團體No Plastic Sunday合作,展出塑膠再生熱壓模型機,能夠用手機殼回收後打碎的碎粒作為重生再製原料製成小掛件,讓民眾能親眼看見塑膠回收料再生的過程。 根據聯合國統計,人類每年產生約 22.4 億噸固體廢棄物,其中只有 55% 在可受控設施中進行管理,預計到 2050 年可能增加到每年 38.8 億噸。廢棄物是影響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環境污染等多重全球危機的最大源由之一。而到 2040 年,預計每年將有多達 3,700 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與水域生態系統。
(「過去塑膠」除了將展出犀牛盾未量產問世的回收製品外,也將由ECOJOY帶來各式由回收物料所製成的塑膠第二生命樣態。(圖片提供:犀牛盾))

犀牛盾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王靖夫表示,「塑膠材料本身是中性的,由材料造成的廢棄物問題可以材料科技專業解決;我們相信當材料單純化,也能同時滿足機能性、經濟性與永續性,回收循環再造的效率更能極大化。即使知道前路難行,但我們仍自發性闖地出一條選擇對地球更友善的孤勇者之道。」2015 年領先業界、投入以「零廢棄」與「循環經濟」為目標的生產計劃,推動以循環設計、循環系統、循環消費為重大發展議題的永續價值鏈,有系統地減少生產行動造成的環境與社會衝擊。近年更大幅增加在台投資、於台中自建工廠、逐步開設全省9間直營門市、聯手經銷夥伴拓展近百處回收據點,以推動永續供應鏈與封閉循環的實踐。自2017年起,全線手機殼採單一材料工法設計製造、奠基品牌最根本的價值──0與1,之於「單一材料」的堅持,在乎如何從材質的源頭開始改變,打造出 100% 回收再生、0 廢料產生的循環生態圈。至今,犀牛盾所有的手機殼及 AirPods、AirTag 等防護配件皆可參與再生行動;全球已有超過千萬使用者一同選擇使用對環境更加友好的單一材料手機殼。同時,透過2022年中在台啟動的循環生態圈回收計畫、截至2023年底已逾15,000人次參與響應,更堅定品牌對於加深材料與回收再生教育的倡議決心與力道。

因此,品牌近期也攜手創新環保團體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進行「環保素養調查──手機殼篇」,藉由調查了解消費者對於手機殼回收的現況與看法,並借重NGO長期推動環境議題、傳遞減廢、回收及循環經濟知識上的專業,一起帶動更多永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