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生態想想」特展展出臺博館珍藏的臺灣雲豹及石虎標本)
全國首次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共同主辦之「生態想想-故宮×臺博×蘭博三館聯合特展」,於今(108)年 6月14日(週五)起至9月3日(週二)止,於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一樓特展廳隆重展出,此次也是蘭陽博物館開館以來,首度結合臺灣兩個最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共同展覽。6月14日上午的開幕儀式中,故宮博物院黃永泰副院長、臺灣博物館洪世佑館長、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徐孝德處長、宜蘭縣政府縣長室陳志信秘書、宜蘭縣文化局宋隆全局長、頭城鎮民代表會主席楊碧村等重要貴賓均蒞臨與會,儀式最後貴賓們並手持澆花器,象徵未來共同為環境生態的永續而努力!
6月14日當天記者會上,故宮博物院黃永泰副院長首先表示,故宮在國際交流上由於有國會免扣押條款的限制,因此針對沒有通過免扣押法案的國家,便發展出以新媒體藝術等數位形式進行交流,持續對國際傳播故宮珍貴的文物內涵。本次展覽即是由故宮館藏文物結合轉化為新媒體藝術的虛實相映形式,加上臺博、蘭博二館之動植物標本和考古文物,並以「生態想想」為主題來貫穿,邀請社會大眾共同來「想想生態」。
臺灣博物館洪世佑館長接著表示,此次展出的台灣雲豹,台灣只剩下臺灣博物館的7隻雲豹標本;此次展出的石虎,臺灣也只剩下不到400隻,而此次展出的台灣黑熊,據估計臺灣只剩下200-600隻。這兩種動物都是瀕臨滅絕的保育類動物,而臺灣現存十幾萬的特有種生物,也由於面臨生物棲息地被破壞,造成生物多樣性逐漸減少。希望藉由此次聯展,呼籲國人重視生物多樣性和環境保育議題的重要。
宜蘭縣政府縣長室陳志信秘書也表示,此次展出顛覆了對展覽的傳統認知,透過珍貴標本文物呈現,和生動活潑的數位多媒體藝術的虛實相映形式,以及以生態關懷的議題來做整體貫穿,讓大眾共同思考生態保育議題的重要,別具意義。尤其宜蘭縣是個海洋的縣市,對此次展示主題特別感同身受,例如經常可見頭城或周圍海域有許多海漂垃圾,已造成生態的浩劫。這個時刻需要大家共同來思考,在物種快速消失的時代,我們再不有所作為與行動,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很快就會回到我們身上。而此次展期剛好在暑假期間,縣府也將舉辦「2019宜蘭國際童玩節」,縣府也邀請童玩節遊客一起來參觀此次精彩且有意義的特展,希望使童玩節遊客在享受大自然給予的禮物時,也能回過頭來省思,能為這個環境做些什麼。
最後蘭陽博物館陳碧琳館長表示,此次展覽是蘭陽博物館首次邀請到故宮與臺博館兩個國家級博物館,和蘭博共同策展及展出。也讓華人藝術精緻化的文物,有個沉浸化的展出方式;配合現生的生物標本,和已經消失的生物標本共同展出,搭配虛實並進的展示方式非常難得。而在這個展覽當中結合生態環境教育,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特別適合親子觀眾共同觀賞,除了認識故宮精緻文物,也學習思考自然、人文與博物館的關係,是個具有豐富觀賞面向的展覽。
本展覽內容思考人類生於自然,以描述、紀錄、研究等方式認識萬物,造就了燦爛的文明與美不勝收的藝術品。然而,在人們享受資源與便利的同時,卻也對地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因此三個各具特色的館所合作舉辦「生態想想-故宮×臺博×蘭博三館聯合特展」,結合多元文物、動物標本與其他藏品,以故宮文物發想設計的多媒體藝術展件進行串連,臺博館及蘭博館的標本、文物呼應,展示人類對天地萬物探尋的過程,從傳說轉繪成海中萬物,到工具繪製世界地圖;從天馬行空的海錯奇珍,到肌理斟酌的飛禽走獸,皆記錄了人類探索世界的歷程。希望觀眾能從賞心悅目的文物出發,透過現今科技去認識、欣賞這些一同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
展覽媒材除了有新奇的多媒體的藝術展之外,還包含有珍稀的臺灣雲豹、石虎、臺灣黑熊、儒艮等知名標本也都將出現。蘭博館也搭配展出人類與環境互動產出的具象母題史前遺物金鯉魚與人獸型玦仿品,以及常民生活中有關生態系列的碗盤,也都將出現在展覽中。其中,根據清朝《海錯圖》打造的「海錯奇珍互動劇場」,讓民眾可拿漁火燈在劇場底下互動,見證國寶動起來的瞬間,一旁有真實的生物標本供民眾對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