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享影業提供)
曾四度入圍金鐘獎、戲劇作品縱橫電視、電影、舞台劇的莫子儀,將自己從高中時期至今的戲劇人生以及在失眠夜與自己對話的文字、散文、詩句等41篇集結成書,在11/8出了個人第一本創作集<失眠的人>,並為了首本創作集特別與音樂才子黃裕翔攜手合作,藉音樂劇場形式,以他的聲音詮釋書中文字搭配黃裕翔的鋼琴旋律,在本周六、日(11/11、11/12)於西門町Woolloommooloo 舉辦兩場結合音樂及朗讀的新型態音樂劇—「失眠的人」!他表示,「這本書也是這次<失眠的人>這個音樂劇場演出的文本來源,希望給一些相同人力量,以及分享失眠的心情。」
今天<失眠的人>進行總彩,莫子儀表示,「當初要辦這個新形態音樂劇<失眠的人>,一開始都是很天馬行空去推敲各種不一樣的演出,有想過半夜12點的演出,或是辦那種一早五點天快亮的表演;但目前比較確定的是,辦完這兩場後,從明年開始會有從高雄開始一路巡迴全台灣的演出。而且明年演出會結合更多多媒體影像以及劇場形式的表演,希望大家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問莫子儀門票秒殺有甚麼感想,他一如往常地平淡地笑說,「其實就是200多張門票賣完,而且有很多是裕翔及我們音樂總監日京江的粉絲。這種演出也只適合小型態的表演,因為是藉由音樂朗讀去分享的概念,我想頂多也只能找500人以內的場地。」
講到失眠,莫子儀是重度失眠者,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失眠的他表示,「因為那時候關於表演課的作業很多,很多創作的課題要從生命經驗去找答案,開啓了我的思考及感知;但因為課業的壓力很大,自我要求很高,睡不睡覺就變得不重要了。」至今已經超過十五年與失眠長期抗戰的他,學著跟失眠"做朋友",他說,「我到現在有時還是會跟它吵架打仗,但最終還是得跟它和平相處。罵它,不就等於罵自己嗎?」也因為失眠,他在夜晚的時間開始創作,喜歡獨處、也懂得從文字獲得力量的莫子儀表示,「闖入失眠領域的我在夜晚時光特別容易有思緒,也因為尋覓、探索、質疑、撞擊下,憎恨自己的同時也撫慰自己。我把自己活著的種種感觸,轉化成文字,陪伴那些處在同樣世界的人,如同我曾受過的陪伴一樣。」
莫子儀也提到自己捲進失眠黑洞漩窩,是他當完兵踏入現實社會後。只信奉表演極簡精髓的他,帶著這股信仰走進花花世界,得到的卻是前所未有的混亂和沮喪,他說,「我認為大家的關注應該在戲劇作品上,在角色上,而不是莫子儀這個人的身上。記者會後我因此被罵,內心產生矛盾,開始懷疑自己不懂表演、不適合這一行。也因為那時候年輕,所有問題都沒有答案,只剩下全面的否定自己,失眠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漫延。」問莫子儀如果人生可以重新做出選擇,會選擇一個失眠的人嗎?莫子儀回到失眠的本質答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可能不會選擇當演員,因為在這條路上承受了很多痛苦,而痛苦來自於自己。我現在慢慢比較懂得放鬆了,但腦子出現另一種思考,就是關於我做的每件事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