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2017
(近400位來賓參加)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不僅改變企業決策思維,也顛覆行銷運作模式!然而數據該從哪裡來? 除了企業內部的CRM資料,若要掌握外界快速變動的商機,第三方資料庫勢必不可缺少。大數據領導廠商意藍資訊,繼今年創建全台最大第三方人群資料庫PeopleView後,再度攜手中華電信HiNet,挹注電信大數據,推出「中華大數據」,開創第三方資料庫新局面,並於7/4(二)邀請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吳坤榮處長與侯大昕科長、台大商研所教授楊立偉博士與KPMG顧問服務部賴偉晏副總,一解新零售大數據如何在煙硝濃厚的商戰中挖掘出嶄新的營運策略。

大數據如何讓顧客與品牌雙贏? 台大商研所教授楊立偉博士指出,業界越來越以「消費者」為中心,除了探索顧客所思所求,如何在兼顧個資的前提下,創造最舒適的行銷體驗;進而傳達品牌意象、宣傳商品服務,成了廣告撲天蓋地的侵襲下,企業最苦惱的溝通難題。

而能即時反應消費者回饋的第三方資料庫,如國際大廠Facebook、Google,利用自身用戶的網路行為,如按讚、關鍵字搜尋、瀏覽內容等,推測出民眾的偏好,進而篩選出適合用戶閱覽的內容;然而網路的資料量龐大到難以想像,除了利用外商平台的會員資料庫推測商品之客群輪廓外,非用戶的網路行為更加巨量且極具價值。楊博士說道,多元的資料來源,才能更全面地衡量出不同族群對紛雜訊息的反應,達成將正確的訊息傳遞給正確的人。

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吳坤榮處長點出,電信大數據在幫助品牌對消費客群的理解上,效益越來越顯著。尤其對實體零售通路而言,藉由行動流量與位置統計分析,了解到訪人潮與客群輪廓變得更加容易。而「中華大數據」結合電信大數據與意藍資訊原有PeopleView人群資料庫,將線上數據(如民眾瀏覽所留下的數位足跡),利用語意技術與機械學習,辨識網頁內容,為瀏覽者貼上不同興趣、生活型態之標籤,再與線下數據(如實體地理的人潮資訊)相互串聯,描摹出明確的客群區隔,即便是小資本零售店家,也能夠藉由大數據獲益、即時策劃分眾行銷活動。意藍資訊副總蕭玉中說明,針對企業需求,可提供虛擬或實體店家最切合的第三方資料,除了分析自身客群,也可延伸與競品比較,協助企業提升整體競爭能力,帶動傳統零售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