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2017
(圖/身障小真人圖書館開館記者會照)

身心障礙聯盟今(18)日上午舉辦【世界兒童人權日 . 身障小真人圖書館開館】記者會,今年在台北市牙醫師公會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的贊助下,完成第一階段六位小真人招募,順利推出【不異樣的對話~身心障礙兒童的童顏童語】小真人圖書館,也在10月及11月分別於三重正義國小、台北蘭雅國中、社子國小進行小規模實驗宣導活動,同學充分融入活動與身心障礙兒少對話,獲得學校老師的認同,認為這創新的兒少與兒少的對話模式對同學來說是正向的學習與人際互動。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表示,刻板印象不是與生俱來,小朋友對障礙的既定印象,多數從大人口中獲知,導致一般小朋友與身心障礙小朋友的相處多了一些隔閡,甚至用錯誤的方式身心障礙小朋友相處。傳統社會觀念認為小孩子「有耳沒嘴」(閩南語),凡是由大人說了算,小朋友很難做自己的主人,障礙兒童又更是難以突破,身心障礙聯盟看見刻板印象如何影響身心障礙者一生,因此2014年推出成年身心障礙者「障礙密碼 真人圖書」,頗受社會大眾好評之下,決定向下扎根翻轉刻板印象,再度推出【不異樣的對話~身心障礙兒童的童顏童語】小真人圖書館,

障礙密碼 真人圖書之一的周倩如小姐,大學時期有個綽號「趴趴走」(閩南語),當時她翻轉同學的刻板印象,同學認為行動不便不應該到處跑,而她卻跟著同學們到處去玩樂。2012年及2014年到挪威參加身心障礙營隊活動,發現對自己也存有刻板印象,形容「肌肉萎縮症」就像麻糬一樣,要如何去玩各種野外刺激遊戲,當地工作人員提供適當支持及安全措施,沒有因為風險高,而讓她沒辦法玩,那次活動之浩後,她開始思考障礙不是問題,是社會環境的問題,是大眾對障礙的想像存有誤解。刻板印象對一個人產生非常深的影響,身心障礙者的個人興趣及志向可能從小就被漠視,她強調在這多元社會裡,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故事,透過真人圖書館這個平台,可以接觸不同族群,了解或認識更多不同的人。

身心障礙兒童小真人書之一馬灝,11歲,先天性脊椎側彎合併旋轉輕度,小學3年及學校體檢報告發現異常,經過精密檢查確診脊椎側彎,經歷漫長鐵衣復健之路,他以前穿著鋼鐵人般的背架,許多同學會在背後笑我,但他已經算是不嚴重,不像其他病童每3到6個月就要開一次刀直到18歲,身體外觀還會越來越畸形,自己現在情況比較好了,感同身受擔任各種小志工,陪著其他病童有說有笑,也會把自己的畫作拿去義賣捐並把錢捐出來,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暖男,一個開心果,一個內向的人,所以同學給他的綽號是句點王,他希望分享脊椎側彎小朋友能在學校不受到欺負或歧視,他想讓大家知道脊椎側彎的辛苦。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最後表示,在世界兒童人權日(11/20)前夕,與身障兒童共同召開記者會,希望讓社會了解身心障礙兒童向來被遺忘在一般兒童政策及活動,甚至連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身心障礙團體沒有受到邀請,相關報告沒有提到太多與障礙兒童有關議題,我們希望政府能夠重視,身心障礙兒童就是一般兒童的一部分,今日記者會口號「我們一起在一起」,希望讓社會大眾知道,透過小朋友之間的對話,讓孩子自己建構對障礙的理解、包容與支持,進而達到身心障礙權利公約機會平等全面參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