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2017

((左起)經濟部工業局 陳佩利主任秘書、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張玉英副局長、中華民國外貿協會黃漢唐處長對於農業館的鋸緣青蟹獨立盒養殖系統成果表示大為讚嘆)

全球都在面臨糧食缺乏及漁產捕撈量下滑危機,科技被認為是唯一解決之道。臺灣農業技術傲視全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將在9月28日至09月30日於臺北世貿一館「2017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展出農業45項創新科技,民眾可以從農、林、漁、牧等方面,認識臺灣近年發表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其中最受矚目就是新開發的鋸緣青蟹(蟳)養殖系統,預計可為國內帶來千萬養殖商機。

全球都在探討綠色革命議題,臺灣農科技術備受矚目。農委會設置專屬農業館,分別從「創新科技」、「友善環境」、「節能循環」、「安全農產」4大主題中展示45項具商品化潛力之農業科技研發成果,該展覽除免費參觀外,並辦理技術移轉1對1商談會提供媒合服務。

在多項亮眼展出技術中,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海水中心)新近開發「鋸緣青蟹獨立盒養殖系統」,引入室外生態魚塭池水,以滴流技術進行循環養殖,育成率達80%以上,為農業館展前推介的焦點技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的統計,全球鋸緣青蟹的養殖量逐年成長,2014年更高達183,852公噸,創下歷史新高,在全球水產品市場的重要性日增。全球捕撈量逐年下滑,蟳苗需捕撈野生苗供應養殖,在產量及品質無法提升,養殖面積持續縮減情況下,國內鋸緣青蟹消費仍盛,得仰賴進口以滿足市場需求,以2015年為例,我國1年進口量高達3038公噸1,718萬美元的蟳類,國內產量卻不足32公噸,國際上尚無鋸緣青蟹大量人工繁殖的文獻記載。

海水中心一方面除積極致力於蟳苗人工繁殖量產技術的研發外,另針對提高養成效率部分則開發了「鋸緣青蟹獨立盒養殖系統」,有別於傳統養殖模式的低放養密度與低育成率,這項技術模組利用溫棚於室內以設施養殖,並與戶外生態養殖魚池結合,以循環養殖用水的方式提供良好水源,將淨化的池水引進獨立盒養殖系統後,再以滴流技術流通到每個養殖盒,具備結省電力及水資源的優點,而養殖密度則提高為傳統室外池的數倍,育成率更可達80% 以上。同時這項術模組還可以進一步應用到高經濟價值軟殼蟹的量化生產。將60~90 g的稚蟳,移入獨立盒養殖系統,1至2星期後即可脫殼成為軟殼蟹,而軟殼蟹在國內市價逾每公斤新臺幣800元,因此以本模組進行軟殼蟹生產極具經濟效益。

傳統室外鋸緣青蟹養殖業者也可以利用本技術進行育肥、分級及供貨調節性養殖,此系統可依養殖場規模作客製化的組合,並依市場上市體型需求進行養殖盒尺寸設計,多元化養殖模式,不僅提供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選擇,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外,同時還能促進臺灣鋸緣青蟹養殖產業的發展,可望成為下一波台灣千萬商機,進一步提高養殖蟳蟹類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以及經濟收益。